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窄版
扫一扫访问当前网址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发布信息
搜索
搜索
门户首页
Portal
论坛
BBS
圈子
Group
公益头条
导读
Guide
关于我们
积分抽奖
公益活动
每日签到
工作时间
9:00-11:00,3:00-5:00
热线电话
13295515858
在线联系
微信:
13295515858
本版
文章
帖子
圈子
用户
新家园公益
»
论坛
›
社会工作站
›
社工原理
›
第四章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理论 ...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第四章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理论
[复制链接]
8816
|
0
|
2022-11-7 20:1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 语音朗读
IP属地
中国安徽合肥
第三节 社会工作的理论
一、名词解释1标签理论[河北大学2017年研;人大2016年研;中山大学2015年研;武汉科大2013年研]答:标签理论是指以社会学家勒麦特和贝克的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认为,许多人之所以成为“有问题的人”,是与周围环境中的社会成员对他及其行为的定义过程或标定过程密切相关的。因此,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通过一种重新定义或标定的过程来使那些原来被认为是有问题的人恢复成为“正常人”。标签理论的基本观点是:没有一种行为是天生偏差的,偏差是要定义的。不同的社会把不同的行为标记为偏差,包括初级偏差和次级偏差。标签理论讨论的重点是次级偏差行为,认为标签的过程犹如一种烙印,是一种强烈的负面看法,会使个体改变自我意识,并陷入“偏差生涯”。标签影响人的自我认同,进而导致更严重的偏差行为。 2活动理论[河北大学2012年研]答:活动理论是对老年人生活变化的理论解释,活动理论认为老年人的生活满足感与活动间有积极的联系。成功适应老年生活的人是能够保持活力、力争不从社会生活中退出的人。老年人如果能尽可能长地保持中年时的活动,就能很好地调整和适应晚年的生活,并对晚年生活感到满意。老年人可以找到其他东西来替代,如用新人替代旧友、替代逝去的自己钟爱的人。这一理论是角色理论的扩展。活动理论对老年社会工作的意义在于,无论从医学和生物学的角度,还是从日常生活观察表明,“用进废退”基本是生物界的一个规律,因此,社会工作者不仅要在态度和价值取向上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他们力所能及的一切社会活动,而且更需要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3社会福利制度[青岛大学2015年研;浙江师大2011年研]答:社会福利制度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套与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同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一起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制。社会福利制度不仅可以从广义上来理解,也可以从狭义的角度去分析。广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包含人类社会中所有有利于改善人的福祉的制度设置。而狭义的社会福利制度只是将直接同社会服务和福利资源配置相关的制度设置包括在内。社会福利制度不是孤立存在的制度建构,因此不应该将其同其他的社会系统分离开来,而应放在一个系统的框架内去解释。 4福利国家[华东理工2011年研]答:福利国家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出现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的国家主义,它通过相对广泛的社会政策立法,包括通过对经济活动的某些积极的、不断的干预,以保证政府代表国家承担维护和增进全体公民的福利的多种职责,在某种程度上依据社会政策满足公民的基本需要已经成为国家的首要职责。 5目标系统[浙江师大2012年研]
答:目标系统是指为了达到改变案主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由于案主的问题及其解决,是与案主生活的环境及其资源密切相关的,在工作中,为了逐步达到社会工作服务和改变案主的目的,社会工作者要与有关的人与系统工作,将其作为工作的目标系统加以改变和影响,从而为解决案主的问题与满足需要创造条件。在一般情况下,案主系统是社会工作的目标系统,案主系统发生相应的改变,就可以帮助案主、实现社会工作的目标。但是案主系统也可以不是社会工作的目标系统。在有些情况下,案主系统并不总是为达到社会工作而要改变的系统,即案主系统并不一定就等于目标系统,一般情况下,目标系统大于案主系统,并具有时效性。有时案主系统与目标系统一致,有时不一致,有时可以是交叉的。 6认知理论[南航2015年研]
答:认知理论是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它认为人的行为主要是受制于理性思考,而不是潜意识中的本能。不良行为主要产生于认知上的错误或理性思维能力的缺乏,社会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服务对象的行为能得到正确的、理性的指引。 二、简答题1社会工作干预理论或实践模式主要包括哪些?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南京理工2011年研]答:(1)社会工作领域的干预理论或实践模式①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它将心理学应用于个案工作之中,揭示受助者的精神状况和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②功能派个案工作,它认为个体的行为是其冲动力、理智、感受和意志平衡作用的结果,其中意志是主要原动力,它强调“能动性功能”,其理论基础包括心理、社会和过程三个方面。
③问题解决模式,其主导思想是:a.人的一生是解决问题的过程,人从生到死都必须面对不同的问题并尝试去解决它们;b.人生的目标是在寻求和获取。④行为修正模式,其基本观点是,人或动物都期待特定的令人满意的行为,而反对造成不适的行为。因此,行为会经常改变,行为在这里被假设成习得的经验。除这四种主要模式外,其他还包括任务中心模式、危机干预模式、一般系统模式、存在主义模式、完形治疗模式、生命模式和交流互动分析模式等。(2)干预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干预理论主要是指工作者如何通过行动来影响受助者的人格、环境和社会系统,从而实现社会工作治疗和社会改良的双重目标。这一理论综合了治疗原则、项目(计划)发展、变迁过程及结果评估。社会工作的干预致力于两个系统的改变:①微观体系的改变,包括个体行为如何改变、家庭的重组、小组生活的促进等;②宏观体系的改变,包括复杂组织机构的改变,如社区组织、福利机构的制度改良、社会改革、经济与社会福利体系的整合发展。干预理论的核心是“问题解决”的方法和模式,其重点是如何运用一系列概念和工具,来面对不同系统和问题,将人与资源联系起来,从而制定并有效推行相关的行动计划,具体的干预过程包括:计划制定、推行、监督和结果的评价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工作。 2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华中农大2012年研]答: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理论至少具有以下几种功能或作用:
(1)解释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协助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与原因。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就是帮助人们解决他们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确定社会工作者将要帮助人们去解决的问题到底属于何种性质,它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等,是社会工作过程的首要环节。在这方面,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工作中的许多理论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了解各种行为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性质与原因,从而使社会工作者对将要面临的问题有一个清楚的认识。(2)根据其对行为与社会问题的性质与成因所做的解释,设定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大多数社会工作理论都会以它们自己对人的行为、社会过程以及行为和社会问题的看法为基础,明确地或含蓄地告诉我们社会工作过程的工作目标应该是什么。例如,心理分析学会告诉我们,人的行为问题是由于人格结构失衡所致,社会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要帮助服务对象重新恢复人格结构上的平衡。(3)提出一套达到上述目标的实务工作方法、技巧及模式。
一个“好用”的社会工作理论,会对如何解决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所面临的各类问题提供一套行之有效的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如心理分析学派的“疏导法”,行为主义学派的“系统脱敏法”等。有一些社会工作理论,其内容主要就是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套实务工作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如危机干预模式理论和任务中心模式理论等。这些程序、方法与技巧模式虽然不能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一种处处灵验的“万应处方”,但却可以为他们提供许多宝贵的引导和启示。 3简述个案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与技巧。[南航2012年研]相关试题:危机干预模式[名词解释,河北大学2016年研]答:“危机介入模式”或“危机介入法”是一种对处于生活危机状态中的人施以短期性治疗的方法,是心理社会学派个案社会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危机介入模式是围绕着服务对象的危机而展开的调适和治疗工作,注重不同服务介入技巧的综合运用,目的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有效地帮助服务对象摆脱危机的影响。个案社会工作中“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与技巧如下:
(1)个案社会工作“危机介入模式”的过程①开始阶段。在危机介入的开始阶段,其工作目标主要是与案主建立牢固的专业关系基础,取得案主的信任。当案主的思想开始澄清时,可以通过布置任务让他感觉自己有了自主能力。第一次会谈时要搜集案主的基本资料,并将会谈集中在正在经历的危机事件上。了解案主的认识能力与“自我”强度,并了解案主的社会资源网络。第二步要搞清楚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从而把问题集中在目标上,找出真正的问题。然后,达成口头协议,把问题集中在核心问题上。②中间阶段。工作者要进一步搜集资料,扩大对案主的认识,如可以把现在发生的事情与案主过去的生活经历相联系,指出前后的因果关系,以帮助案主改正对问题的认识。让案主倾诉可以缓解焦虑,然后帮案主看看什么样的办法对解决问题有效。这时工作者要做案主的榜样,让案主学习怎样解决问题;可以给案主布置作业,促使他改变思考方式,换个角度看问题,从而改变感觉和行动。
③结束阶段。在危机介入的最后阶段,回顾一下开始时双方协议要做的事执行得如何,达到了什么目标。这时可以提醒案主结束工作关系的时候到了,与案主一起回顾已取得的进步,征询案主对今后生活的想法。如果案主说“我行了,不用再见你了”,这标志着案主已经可以重新自主生活,危机结束了。(2)危机介入的技巧①将焦点放在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和发挥功能上,而不是解决整个问题。因为危机出现之前服务对象拥有满意的社会功能,所以危机介入要针对危机出现时的机制失灵问题,帮助服务对象恢复应对问题的能力以解除危机。②帮助服务对象宣泄由危机带来的紧张情绪,给予其支持,以防精神崩溃。③瞄准服务对象当前需要。介入目标要现实,对服务对象不能要求太高。④担任教导角色。包括告诉服务对象应该做什么,同时也为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当服务对象功能逐步恢复时就可以结束介入行动。
4简析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武大2010年研]答: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如下:(1)社会心理学是研究社会心理现象的发生条件及规律的科学,它对以个体为对象的社会工作的贡献是直接的和基本的。当受助者的问题主要是个人性的,并与他的意识和认识密切相关时,社会工作者就会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去分析和帮助他解决问题。(2)由于社会工作的任务与受助者的心理状态和态度有关,社会工作过程是社会工作者同受助者的细致、复杂的互动,所以社会心理学必然成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理论支柱。(3)社会心理学在总体上对社会工作具有重要价值,其中尤以如下方面更为突出:人的社会化理论、人类成长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群体动力学、符号互动理论、认知理论、异常心理理论等。 5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北大2019年研]相关试题:
(1)本我[名词解释,山东大学2016年研](2)超我[名词解释,山东大学2015年研]答: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论认为人格结构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超我。(1)本我是生物成分,是人格的原始系统,它基于内驱力或本能,由无意识所决定,缺乏组织,由快乐原则支持,回避痛苦,无法忍受压力。(2)自我是心理成分,负责与现实世界协调,支配、管理和控制着人格,在本能与环境之间周旋,控制本我的盲目和冲动。它为现实原则所支配,能够实现逻辑思考并制定相应的计划。
注意:①部分内容收集于网络,限制内部学习交流。欢迎大家共同学习进步。欢迎将想要看的内容,告诉我们,或将你所知道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②本文为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
贡献值排行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活动中心
编程乐高
人生感悟
节日大全
健康养生
考级中心
美术手工
志愿服务
表演主持
admin
256
主题
56
回帖
1万
积分
管理员
积分
10392
加好友
发消息
回复楼主
返回列表
志愿服务
图文推荐
机器人:《鳄鱼》新家园公益科技课堂分享
2025-06-09
机器人:《自动门》新家园公益科技课堂分享
2025-05-18
机器人:《探测器》新家园公益科技课堂分享
2025-05-11
机器人:《垃圾车》新家园公益科技课堂分享
2025-04-16
机器人:《恐龙》新家园公益科技课堂分享
2025-04-06
热门排行
1
2023兔年春节吉祥话祝福语大全(220句)
2
除夕是几月几日:农历腊月廿九或三十
3
【活动报名】新家园“好家风·好习惯”公益活动(星火党群)
4
你是明白了哪几个基本原理之后而厨艺大增的?
5
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
6
在家可以做的简单家常菜,好吃又美味
7
带你了解中药组方治疗新冠的依据是什么?
8
活动测试